coming soon
關鍵字:再審
1 - 10 共 35 筆
2014/07/28
一審時,我對法院很有信心,沒請律師。被判有罪後,我開始找法扶,既然僅憑DNA鑑定「不排除」判我有罪,我要求重驗DNA,但法官都認為不需要。我在台中開小卷料理店,原本生意很好,有罪定讞不久,通知我服刑,我剛裝潢的店被迫結束。我決定逃亡,這太羞辱了...
2014/07/25
現行司法體系內有很多特異的人,這些人都是社會的菁英,但他們的五官功能真的跟我們不一樣嗎?就呂金鎧案來說,當時現場的液體約有20毫升,鑑定法醫擁有很神奇的能力,他的眼睛與測量工具一樣神準,以目測方式判斷落在現場地板上的液體有多少,並就該液體量推定該性侵案非一人所為。這樣的鑑定結果真的可以當定罪的證據嗎?
2014/07/26
我忍不住向林俊宏律師問了一個我疑惑很多年的問題:為什麼要幫確定犯罪的犯罪行為人辯護?對此林俊宏律師回答:「這就是律師的工作啊,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替他們做無罪的辯護,而是要在合法的範圍內替他們爭取他們該有的權利。」
2014/07/15
費城地檢署宣布成立一個新的專案小組,由一名具有27年經驗的資深檢察官Mark Gilson領軍,負責重新調查具有爭議的殺人案件。費城地檢署的作法並非特例,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地檢署的類似單位,從今年一月開始已經平反了三件殺人案了。
2014/04/25
平冤協會與台灣大學刑事法中心以及民間司改會合作舉行研討會,將以陳龍綺案的再審裁定為焦點,探討台灣再審制度的現況與未來,冤案難平反,制度須改革,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!
2014/05/08
今天(5月8日),總統府公布下任監察委員名單,李復甸委員未獲總統提名,李委員多次為冤案平反、司法議題撰寫調查報告,其在監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的付出與堅持,有目共睹。我們將李委員提出的鄭案調查報告濃縮為兩頁筆記,讓大家快速知道為什麼李委員認為鄭性澤被冤。
2014/05/08
今天(5月8日),總統府公布下任監察委員名單,李復甸委員未獲總統提名,李委員多次為冤案平反、司法議題撰寫調查報告,其在監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的付出與堅持,有目共睹。我們將李委員提出的鄭案調查報告濃縮為兩頁筆記,讓大家快速知道為什麼李委員認為鄭性澤被冤。
2014/05/04
李榮耕指出,若要再造再審程序,理想狀況是能成立再審專責法庭。但,若修好再審制度,卻沒有回頭去看一審、二審的程序哪裡有問題,再審案件只會不斷跑過來,沒有意義。在沒有揪錯機制的情形下,錯更會不斷犯下去,台灣應效仿美國某幾州、挪威、加拿大,成立獨立機構來檢視冤案的結構性成因。
2014/05/03
法務部執行羅瑩雪接任部長後的第一波死刑,點燃社會對死刑、冤獄的廣大討論。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羅秉成沉痛表示,大多數案子皆「不忍回首」,司法體系就這樣埋頭一路往前走,做錯事也不用管,掉入一種可怕的「無間道」循環,仗著正義大旗,造成危害而不自知,「一個法律人握到這種權柄的時候,可以這樣做嗎?」
2014/04/30
「刑事程序非常救濟制度」學術研討會 主辦單位:社團法人台灣刑事法學會、桃園律師公會、冤獄平反協會、開南大學法律學系、玄奘大學法律學系 會議時間:2014年05月16日(星期五) 會議地點:開南大學卓越樓b103
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