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ming soon
81 - 90 共 103 筆
類別:平冤記事
2014/02/10
王淇政很樂觀,面對他的樂觀,我卻感到抱歉,替導致他現在的處境的原因感到抱歉。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?」這是我與王淇政會面完放在心裡的問題。對我而言,「冤」字實在太沉重。我們每個人,或多或少有被冤枉的經歷,但是冤獄或冤案不同,它影響的是一輩子,少說也是大半輩子,怎麼可能忍氣吞聲讓它就過去?
類別:平冤記事
2014/02/10
民國103年2月10日星期一,剛過完農曆新年的日子,濕冷的天氣,大夥一早前往台中看電影。抵達時,已近早場場次時間之底限,只見櫃檯仍是相當熱鬧,與一般的公共場所沒啥兩樣。只不過,這場電影的放映時間,從排隊開始起算到放映完畢,只有15分鐘。
類別:平冤講座
2014/01/20
目前台灣鑑識人員的資格標準為警察大學畢業、通過警察乙等考試後,即可從事刑事鑑識相關工作,並無獨立鑑識證照制度,在鑑識品質管理及品質保證上稍有不足。此外,台灣缺乏可進行鑑定的非官方(民間)組織,辯方無法在初期進行現場物證的保全與搜集,只能待檢方結果出來後,被動的進行檢視
類別:冤家讀書會
2014/01/20
研究發現,以色列法院的假釋許可高度集中在一天中的三個時段,在這三個時段中,法官給予核准的比例都會達到約65%,隨後便會慢慢下降至零。在案件隨機受理的前提下,這似乎代表有非法律因素在掌控著法官的決策過程...
類別:冤家讀書會
2014/01/13
2014年冤家讀書會來囉!每月一次,藉由專業導讀人的帶領,保證您「不讀也會」!1月開始,讓我們成為歡喜冤家!
類別:冤家讀書會
2013/12/12
田蒙潔在《法官說了算》一書中即指出法官以第三人稱全稱敘事的方式撰寫判決書,彷彿撰寫《紅樓夢》的曹雪芹一般,將「內心戲」視為重頭戲,輕事証而重故事的完整和案情銜接,造成「故事完整」但「內容荒謬」的現象。
類別:冤家讀書會
2013/12/10
田蒙潔律師在《法官說了算》裡頭提到法官寫判決書就像在寫《紅樓夢》,當判決書變成故事書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司法的被害人。明天晚上,讓我們一起來討論為什麼我們要讓法官說了算。~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 羅士翔 律師~
類別:平冤記事
2013/12/09
后豐大橋斷了,可以重新建造,但死者陳琪瑄及涉案的洪世緯與王淇政,他們的人生卻無法重新來過;改建後的后豐大橋,路旁照明變亮了,卻依舊難以觸及洪世緯及王淇政被暴風襲捲的人生。
類別:平冤記事
2013/12/05
死刑犯之受刑人在現階段的法制上來說其實是屬於「違法收容」的狀態,而他們的「累進處遇」則是比照第四級,簡單來說一個禮拜僅能接見一次。鄭性澤說非常謝謝我們來看他,除了和他道別外,我心裡一直不斷有句話想要和他說卻無從開口...
類別:平冤講座
2013/12/04
何家弘教授從中國近年的典型冤案「佘祥林案」談起,直指造成中國冤案十大錯區。羅秉成律師則強調不同冤案成因的交互影響,進而使個案經常出現系統性累積錯誤,導致防錯機制失靈,例如蘇建和案。李榮耕教授指出,當偵查機關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,嗣後的程序將導向、限縮至被告有罪,進而忽視對被告有利的證據。
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... 11 下一頁